为了提高小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 在教学时应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,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点,精心组织数学活动,实施有效评价策略,提高数学课堂魅力,促进学生和谐发展。下面结合自己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。
一、 创设故事情境,激发学习兴趣,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。
柴可夫说:“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、 意志领域,触及学生的 精神需要,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。 ” 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的问题情境,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, 点燃探索的欲望, 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、 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,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二、 关注生活经验,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
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, 在一定程度上,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,教学中能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,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,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、 理解数学。
三、 转变教学方式,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
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, 使学生 自主地学习、 和谐地发展。新课程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, 提倡自主、 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。 但是, 在实际教学中,有些教师常常对之作出片面的理解,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, 只求形似不求神似,只重形式不重实质,导致了探究性学习的浅层化、庸俗化和形
式化。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,必须“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、 学生的学习方式、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”,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, 使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组合方式更趋于合理和完善。
四、讲究评价策略,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
首先,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兼顾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,采用激励性评价, 呵护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。
其次, 评价时要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。《数学课程标准》指出: “ 评价的方式应当多样化,可以将考试、课题活动、 撰写论文、小组活动、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。形成一个科学为合理的评价机制。”
再次,评价要有针对性。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, 如计算为主的课,要着重放在对学生的计算评价活动上; 以练习为主的课,要着重放在学生的练习效果上。 要注意评价的实效性,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要简练、 明确、到位, 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。
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探索规律的同课异构, 经过学习,使我受益匪浅。我的教育思想、 教学观念、等都得到了更新, 而且我的教学方法、 教学手法、教育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现就将本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:
一、思想灵魂得到了洗礼
多年的教学历程,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, 我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 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,却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。 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, 心态老是失衡。 可通过这次培训,听了专家们的观点, 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, 灵魂得到了净化, 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。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。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。“爱” 是教育的支点,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, 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。
二、加强学习,促进专业化成长
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,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。但要想学生永远取之不尽,用之不尽,教师就得时时给予补足, 专家的话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。 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,讲得通俗易懂, 让我们深受启发。面对着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, 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教师职业的神圣。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。 特别是教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,更让我体会到了进行终身学习,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 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完善, 不断地提升, 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, 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, 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。
三、 有效课堂的建构
通过认真地学习,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。面对着新课程、新理念, 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,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,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。
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,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、课中、 课后, 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,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,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,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,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。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, 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。 教师设问题,学生生成问题, 教师引发讨论,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。
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、问题能力化,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,形成合作、 探究解决, 并以问题为核心, 以学生为本,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? 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, 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,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。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。
四、积极参加调教活动和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
培训时,专家们的讲述,环节严谨,重点突出,过渡自然,使我深受启发,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,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,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“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”。 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,学生更乐意接受。
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,确实使我大开眼界, 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,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。
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, 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 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, 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、普及性和发展性。面对新课程改革,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,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。 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:
一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
小学阶段,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,简单的分数和小数、 常见的量,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,掌握数的基本运算,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。 在教学中, 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、 有趣的事物,通过观察、操作、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,感受数的意义,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, 初步建立数感。 学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, 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`发展密切相关,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。因此, 在教学中,我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, 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插图, 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, 让学生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说, 可以单独说、同桌说、 集体说,让学生在充分的看说基础上培养数感。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 积极倡导、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,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, 注重联系生活、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,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。